鈴鈴手機響著,淺意識感到好像有什麼要緊的事要起床,順手接起手機,話機另一頭的聲音是TK,什麼TK!!! "靠" 沒想到我既然睡過頭,趕緊換上衣物,帶上裝備及早餐,當然不會忘了我的戰車。恍惚的意識加上迷濛的雙眼,眼屎都還沒掃個乾淨,沒幾人寒流的週末會早起騎單車,沒錯就我跟TK,跟TK寒喧幾句來個幾張照,還想會遲到被TK尻謝一番,看來他心情不錯,來吧!今日環島第二課 - 東北角始動。
在新台五路上才發現碼表忘了歸零,初估應該與啟程有三公里吧(灌水),我們選擇了偷吃步走台2丁直接切到瑞芳,我想山的那一頭,旭日已經從海平面東昇,背光的山脊與瀰漫霧氣瑞芳,讓人想在這小鎮多待一會。
穿越瑞濱隧道,日出的陽光把海平面照個白芒閃爍,彷彿太陽就是從海中升起,東北角充滿許多景色特異的海蝕地形,高底起伏的山嶺與浩瀚的大海,不禁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帶來的驚奇,假如你說除了這些自然景色外有什麼令你印象深刻,我想一定是奪魂般的砂石車,騎著單車相形下真的很弱勢,塵土飛揚,隆隆作響,可想除了與海相伴,砂石車是你東北角最好伴侶,你壓力的另類製造器。詭異的十三層遺址,鬼斧般的瑞濱隧道,穿過鼻頭角,我們就在龍洞南口小歇一會,從台北一路都還沒休息過,真的得好好休息看看美景。
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沒想到還沒到中午我們就在福隆喀起了便當,福隆與昔日又有幾番不同,賣海灘用品的店都轉為租借單車,車站也重新補貼成新的外觀,唯一不變的就是古早味的便當。我們當然不會再跳關走草嶺隧道到石城,而是要上三貂角看燈塔,短暫的殺人坡後,白色的燈塔就屹立在我們眼前,本島最東邊也是唯一開放的燈塔,當然得親自來瞧瞧,這邊的管理員都攜家帶眷就在燈塔下住下,孩子上了國中就得必須外住唸書,在美景海風的工作環境勢必得付出相當代價,在燈塔的陰影下,吹著徐徐海風,倘若能睡個午覺再好不過,TK果然是浪人命,豪邁的就席地而小睡。

當天天氣再好不過,正午的陽光可是很烈,不過在冬季可是帶來了溫暖與舒適。拐了角通過大里,離海不遠的龜山島彷彿老龜在海上望著我們而行,我們走到哪就跟到哪。在頭城的85度C稍微補給一下,待會要一口氣到蘇澳。在TK老馬識途下,我們走壯圍海濱自行車道,感覺車道是舊時軍方的戰備道路,旁邊就是一整片沙岸,在騎在其中實在是令人消遙爽快。是該跟龜山島說再見的時候,通過蘭陽溪與冬山河口,一路台2往南到蘇澳,隨著天黑,溫度也越來越低,這可把TK累壞,真的很佩服他的鐵屁股這樣一路撐過來,我想應該稍休息會比較好,雖然到蘇澳不剩五公里,有一個阿伯還以為我們環島環得這麼累勒。
看到幾天軍艦停泊在港口,終於天黑前到了蘇澳,趕緊找小吃攤拜一下五臟廟,果然吃完東西就精神百倍。時候也差不多了,趕緊到車站前拆車,第一次使用攜車袋還算挺順利的,也沒有被多收車票。窗外一片漆黑與點點燈火,略為昏暗的燈光,不知不覺就沉睡在夜車上。回到了台北,今天的旅程也告了一個段落,只是很不完美地南港下了場大雨,不過還是得組車回家去,就此跟TK到別。這邊遇到了一個和藹的一對母子,她的孩子是位視障人士,見到我組車希望我能介紹他孩子自行車架構與如何組車,他不畏輪徑上的髒污,當然我也不避嫌提供我所知道的給他嘗試,雖然我能幫助他的有限,但見他們母子的帶著滿意的笑容下,在場冷冷的雨下,回程讓我充滿了熱情與快樂,每想到這段旅程也可以這樣幫助別人。
計南港→蘇澳127km/12hr,旅程花391元。均速普普,或許多備點水與食物可以更省些,都是到餓了才大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