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變遷逐漸褪去這條內山公路的歷史意義。
時常牽車跑一次就是幾百公里在跑,找個時間換個山線來走走吧。
慣例,假如要出遠門就一定要早起,
捷運藍線坐到底,加一台兩輪車也才80塊,
免去在大城市裡穿梭,等紅綠燈,怎麼想也划算。
今天的目標就台三一路南騎,
土城,三峽,大溪都屬於大台北生活圈的範圍內,
為了別耽誤太多時間這些地方都不甩頭略過,
畢竟靠體力的行程總是要多保留,
但早餐還是要靠小7補給一下。
題外話,龍潭以前給我的印象都帶爽字,
原因是當兵時取了不少好玩的地名,
龍保爽(龍潭一級保養廠),
爽連坡(雙連坡車輛受訓單位),
桃總爽(國軍桃園總醫院),
只要能外出洽公,對於阿兵哥的確有爽到。
當然龍潭地名不是爽來的,而是龍潭大池得名的。
當進入關西時發現一群頭貼號碼的車手們也正反方向前進,
想他們一定是參加羅馬公路的活動,
看到選手奮力前進都不由地感到熱血。
一路下滑通過橫山,順著內灣線來到竹東,
此時及時來了一陣大雨,這也是我正擔心的雷陣雨,
正盤算著是否需要利用其他交通工具到苗栗,
到不如先填飽肚子再說好了。
老天真的有眼,給了這麼有心騎車的人一個恩賜,
天氣一轉眼就轉晴了,就這樣把握好天氣的機會,
穿過北埔及峨眉鄉。
自然的萬象森羅就在極端的環境下產生,
隱約透露出絲光暉,折射的厚雲,太陽猶如即將爆發出。
在頭份縣道124上令人撼動的現象。
越接近竹南越感受得到海風的吹拂,
避開市區往台十三前進。
不繞遠路走海線進苗栗,從造橋上德基水庫到頭屋,
雖然坡度不陡,但上上下下容易讓人不耐煩,
這邊路上遇到不少瘋系列的勇士,
假如說意志力代表就非他們莫屬。
還沒天黑前就到車站,跟預期的差不多,
把肩上的負重趕緊送到旅店,
旅店雖然沒有民宿有特色,
對個人來說能洗個澡吹冷氣就夠用了,
況且也離車站咫呎間,算便利。
走走市區只要記得兩條中正中山單行道,
不要迷失大方向,還不致於迷路,
看著夕陽西下,吃頓飯,
好好休息,準備明天的鹿場部落。
路線圖
坡度圖

更多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