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吃在尼泊爾

人說東方人胃比較厲害,古怪味道料理都對的上,
在尼泊爾有著印度料理加上中式麵食料理,
如在觀光區更可以接觸到各國的料理,料理方面實在很多元,
因此我發現我在吃方面似乎很捨得花下去,
最後我想我會懷念尼泊爾的咖哩的。

那香氣四溢的辣味咖哩醬,加上沾著帶著酸醬咖哩的momo。
(momo star,塔美爾)


與到樂情的同鄉人,我們相約吃好料的,於是上觀光區的知名的餐廳,
很貼心的服務人員還會體醒你上牆上看看料理的彩色圖片,
鮮嫩的烤雞排,配上清新不膩薯泥,搭配簡單不失格調,
這也是我這趟吃最好的一餐。
(Third Eye,塔美爾)


看著很多老外選擇進入這間西式餐廳,想當然相信大家的味蕾,
擔心一個人吃不完,選著了最便宜的起士披薩,
一定要稱熱吃,很義式道地的薄皮披薩。
(Fire and Ice,塔美爾)


乘坐大巴放你下來休息站動動,當然嘴巴也要動動,
看著印度大媽點了叫pakoda的點心,看來是不錯的選擇,
混著蔬菜加上咖哩醬,下油鍋,酥紅脆辣,味道還挺適合當點心的。
(往波卡拉路上的休息站)


塔美爾區(Thamel)

塔美爾(Thamel)區,是抵達加德滿都的根據地,標準為觀光客而生的區域,
無論旅館,旅行社,商店,餐廳等生活機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這裡假如你聽得到八國語言的“你好”,也不用覺得意外,
因為這地方的人就要做你的生意,無論計程車,旅遊諮詢,商店招客。


加德滿都的夜(A Night in Kathmandu)

一個國家每天可能停電12小時,這是習慣有電力充足的我所不可思議的,
但尼泊爾確實如此,全國主要依靠水力發電來提供,沒雨水即沒電,
加上近年的都市發展快速,導致用電量供不應求,當地政府必須有限電的規劃,
因此夜裡總是沒電也別覺得意外。


欣賞加德滿都的夜景,都市的燈火跟著天色暗下來。


2012年1月20日

攝影的尊重與互相(permission)

這趟旅行中,我拿起相機隨著心思與場景不加思索按下快門,
但我從國外友人的行動上學習到攝影的思考與尊重,
而另一個角度中,我看到更美好的一個瞬間。



藏民誠心的禱告著,我們總是期望捕捉下這個片刻紀錄,
代表著這個地區的文化與習俗,
是的,是不錯的一張照片,但我們得到同意了嗎?


開啓口一句“紮西德勒”,再用簡單的手勢向對方請求照一張相,
結果我看到是一個笑容。



2012年1月15日

加德滿都的街頭(Kathmandu)

尼泊爾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首都 - 加德滿都並不是先進的都市,
沒有地鐵,甚至沒有鐵路,比較意外是大多路口都是沒有交通燈號的,
初到街頭的我,對於混亂的程度讓人搞不清楚狀況。


由於沒有號誌,因此喇叭聲就是最好的警示工具,
所以一整個路口都是吵鬧的喇叭聲。


2012年1月13日

機場與航班

由於第一次離開國門,什麼都感到新鮮,也跑五座機場,
依序台北桃園,廣州白雲,加德滿都特里布萬,成都雙流,台北松山,
登機前總是會稍微比較一下,除了特里布萬簡陋到極點外,大致上都算良好。


連餐點都要紀錄一下,由於都是大陸的航空公司,餐點大多是米麵食類為主。


這趟旅行先買了回程機票,是甲地進,乙地出,尼泊爾進,中國出,
由於不是旅遊票,只能取消不能改票期,因此整體彈性上並不高,
但相對算便宜,來回機票總計22230,
另外考慮到春運的關係,機票還是早買早安心。


穿越喜馬拉雅,自助旅行的開始

對於我來說,很多跨出的第一步不是勇氣,而是自己的魯莽。


剛好一個時間點,給了我充裕時間,可以思考自己該做些什麼,
而這輩子還沒做過飛機,總是對於飛在天上感到嚮往。
選擇不同於台灣的國度,選擇自己的夢想,穿越喜馬拉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