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沒想到英雄狀的成績上不是自己的姓名,
看著帽子上的號碼才驚覺號碼貼錯,
迷糊的我心裡一笑,志在參加,
成績與否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
出發前台北正下著久逢甘霖的大雨,
大夥將車輛都一一上田叔的貨車,
大家都擔心著明天是不是活動可以正常進行,
一般活動路權申請完成,基本上都會如期舉行,
除非重大災害,不然後續處理相對麻煩。
這好像是慣例,每次出遠門總睡不好,
兩眼半瞇,路肩旁的燈火閃爍,凌晨兩點,
在車輛稀疏的高速公路上,我們正趕著前往會場。

厚厚雲層透出一絲光芒,正好趕上水里的清晨,
陳有蘭溪沖積的下游的砂質土壤,
正好提供豐丘地區葡萄的孕育。
前幾十公里大多沿著溪畔前進,
以緩坡為主,通過通富村後,
便可以感到有明顯提升。
雖說名稱叫做新中橫,但台21實際上並沒有灌穿東西向,
這邊就牽扯到生態與路況維持都是相當有難度,
造成決策沒有向東延伸,僅接向台18往塔塔加與阿里山。
去年並沒有舉辦此路線的活動,在於風災重創了這條路,
落石,坍方等,陳有蘭溪裡的大型石塊,
沿路歷歷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
閔緯與聲宇兩個人早在通過第一休息站後就不見身影,
只剩兩旁陌生車友與玉山的山脈群。
沿途有幾處陡度確實很高,但都不長,
剛開始可能還有力氣跟你踩上去,
現在還是跟著大家牽車較保險。
海拔兩千後溫度明顯降低不少,且含氧量略少
山裡的鬼變正是考驗車友的適應模式,
而我知道自己容易抽筋,因此休息的時間盡量縮短,
但是嘴饞還是在第二休息站來碗米台目仙草。
那堆下山車友說的“前面幾個彎就到終點”,
心想這聲音比大會廣播聲聽起來還不實際,
聽到擴音的聲音才是真的。
塔塔加下起了大雨,絲毫不減其他車友對於終點的渴望,
冒著大雨失溫的風險,口裡呼出身體的熱氣
不是每個人都是選手,對我來說只要永不放棄就是勇者。
眼看叔叔嬸嬸都上來,真的為他們高興,一群勇者。
一群人,收工回台北,路上顛頗著睡了,
坐車南北往返給我的感受還比騎車還深,
就這樣一天往返,還真累人。
更多相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